首页>刑事罪名>煽动分裂国家罪
煽动分裂国家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无国籍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长三角律师网]。从刑法的规定来看,本罪系必要共同犯罪,即只能由多数人共同实施,单独的个人不能构成本罪[www.csj64.com]。基于各共同犯罪人的作用及其分工,本罪的主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首要分子”

所谓“首要分子”,是指在实施煽动分裂国家犯罪活动中起组织、策划、召集、领导或者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一般情况下,首要分子通常都是那些钻进我们党政军内部、窃取重要权力、居于重要地位、身居要职的野心家、阴谋家,或者在一定地区或某个民族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地方分离分子或民族分裂分子。尽管首要分子有时并不直接参与实施具体的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犯罪活动,但他们或者是犯意的制造者,或者是犯罪组织、犯罪集团的组建者,是煽动分裂国家罪的主谋和头子,他们在煽动分裂国家罪的实施过程中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最为重大[长三角律师网]。

“罪行重大的”

所谓“罪行重大的”,是指在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的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或者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主犯。这类犯罪分子虽然并不直接组织、策划分裂国家的犯罪活动,但由于是煽动分裂国家罪的主要实行者和主要责任者,因此,他们在分裂国家的犯罪活动中也属于那种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最为重大的一种。

“积极参加的”

所谓“积极参加的”,是指在煽动分裂国家的犯罪活动中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定或者在犯罪活动中起积极作用但还不属于“首要分子”和“罪行重大”的那部分人。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属于积极参加,是对参与共同犯罪活动的人参与犯罪程度的评价,而这种评价既考虑其实施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也考虑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及其人身危险的轻重。如率领他人积极实施危害行为,冲锋在前,或者虽然参与煽动分裂国家的犯罪活动,但尚未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等[www.csj64.com]。有学者认为,“积极参加的”从共同犯罪中的地位角度考虑,大致相当于从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既然是积极参加的,并非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显然起的是积极作用,只不过和首要分子与罪行重大的相比所起的作用弱些而已,但绝不能以其没有首要分子和罪行重大的所起作用强大为由而认为他们是从犯,或者相当于从犯。对于“积极参加的”那部分人,应当根据他们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还是次要或者辅助作用而将其认定为主犯或者从犯。

“其他参加的”

所谓“其他参加的”,是指除上述参与煽动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人以外的、受蒙骗、被胁迫、被利用或者随从、在犯罪活动中不起主要或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而这些人虽然参与了分裂国家的犯罪活动,但他们对于其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往往具有附合与随众的心理,他们在整个犯罪活动中仅仅起到一种所谓的规模扩大效应而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他们对于其行为的性质是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则是明知的,如果不具有这种明知,即不知道其行为是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则不属于参加分裂国家的行为,当然不构成本罪。

同时也需要指出,由于犯罪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行为人也会随着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而发生身份的变化,因此,在上述四类犯罪主体中,可能存在着身份上的互相转化或者包容的问题,如事先是“一般参加者”,而随着犯罪活动的发展他也可能成为“积极参加者”甚至“罪行重大者”或“首要分子”;也可能会出现最先是“罪行重大者”、“首要分子”,而后来则变为“积极参加者”、“其他参加者”,甚至会退出整个犯罪活动。对此应当如何处理,我们认为,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予以认定,对于由轻度行为如“积极参加者”、“其他参加者”向重度行为如“罪行重大者”、“首要分子”发展的,应当以其后来的重度行为即“罪行重大者”、“首要分子”来认定;而对于由前述重度行为向轻度行为发展的,则应以其重度行为予以认定,但对其行为向轻的方向转变的事实,在量刑时予以充分考虑。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至于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直接故意,还是包括间接故意,刑法学界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结果,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发生。背叛国家罪在主观方面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长三角律师网]。主张本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的观点难以成立,而主张本罪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的观点尽管结论正确,但其理由并不足以令人信服。因为,这种表述直接将刑法总则关于犯罪故意的概念作为认定本罪属于直接故意犯罪的根据,而刑法总则中关于犯罪故意的概念存在着不甚协调的地方,并且不能涵盖所有的故意犯罪,仅仅适用于那些以法定的危害结果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直接故意犯罪之中,如果某种犯罪根本不会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或者法律没有将一定的危害结果作为其犯罪成立要件,这种希望或者放任就不能说是对结果的放任,而仅仅是对行为的希望或者放任。而在我国刑法中又大量地存在着非结果犯,如举动犯、行为犯,而这些形态的犯罪并不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对物质性危害结果的希望或者放任。对结果犯而言,可以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上判断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但对于那些非结果犯如行为犯、举动犯而言,则不能也无法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上判断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在实施一个作为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的事实行为,并且积极实施即可,并不要求也不可能要求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也就是说,在行为犯中,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的实际态度不属于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不是犯罪故意的内容。就本罪而言,由于法律没有将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实施分裂国家的行为,即足以危害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从而构成本罪,并且属于既遂。如果把危害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作为危害结果,并进而把行为人对这一结果的态度也作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恐怕就会得出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可能持放任态度、本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的结论[www.csj64.com]。

本罪是以组织、策划、实施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为必要的行为犯,不以发生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危害结果为犯罪成立的要件,因此,只要行为人在主观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并且积极组织、策划、实施的,或者明知是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而与之勾结,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即构成本罪的故意内容。至于行为人对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是持希望还是持放任的态度,并不影响本罪直接故意的成立。本罪的故意内容只能是对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行为的故意,而不是对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结果的故意。如果把行为人对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结果的态度也作为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内容,那么,势必将本罪作为结果犯,这不但与本罪的刑法规定相矛盾,而且在司法实践中还会造成对其犯罪形态的不当认定,即认为只有危害结果出现了才成立既遂,否则只能成立未遂,如此而言,本罪很难成立既遂[长三角律师网]。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同类客体是国家安全,刑法学界对此并无异议,但对其直接客体的内容如何理解,我国学界则有不同的表述,如有学者认为,该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统一,该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还有学者认为,该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安全与统一[长三角律师网]。这几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其直接客体是“国家的统一”,而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包括“民族团结”以及“国家安全”[www.csj64.com]。按照我们的理解,国家安全是危害国家安全这一类犯罪的同类客体,不宜作为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的具体内容,此其一;其二,刑法第103条未明确规定民族分裂的行为方式,而且从广义上讲,民族团结也是国家统一内容的一部分,造成民族之间的不团结也从一个方面破坏着国家的统一。因此,本罪的直接客体宜表述为国家的统一。所谓国家的统一,是国家安全和一国政府进行管辖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政府只有在保障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合法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才能使其意志、政策和法律得到充分体现和实施[www.csj64.com]。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由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关系已通过宪法和法律得到确认,民族的团结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保障,也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制造民族分裂必然导致国家的分裂。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本内容,破坏民族团结也就是破坏国家的统一,就是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而一些民族分裂分子和地方分裂分子,为了狭隘的民族和地方利益,置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于不顾,挟洋人以自害,甚至与境外的敌对势力相勾结,搞所谓的“地方自治”、“民族自治”和所谓的独立,企图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正是煽动分裂国家罪社会危害性的主要表现。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惑、挑动群众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煽动是指行为人以语言、文字、图像等方式对他人进行鼓吹煽动,意图使他人接受或相信所煽动的内容或去实行所煽动的分裂国家的行为,而并非行为人自己实行,这是煽动分裂国家罪与分裂国家罪的根本区别[长三角律师网]。煽动的对象,可以是一人或众人。煽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发表言论、散布文字、制作、传播音像制品等等。

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是指窃据地方权力,抗拒中央领导,脱离中央,搞地方割据或地方独立,或者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分裂,破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www.csj64.com]。只要行为人进行以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为宗旨的煽动行为,不管其所煽动的对象是否接受或相信所煽动的内容,也不管其是否去实行所煽动的行为,都应属于本条规定的煽动行为。本罪属于行为犯罪,行为人只要具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不论是否得逞,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应构成犯罪既遂。[长三角律师网]。

咨询律师:18602573957

煽动分裂国家罪
煽动分裂国家罪如何认定?
煽动分裂国家罪的构成要件?
煽动分裂国家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煽动分裂国家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如何判刑?
煽动分裂国家罪的量刑情节有哪些?轻重缓刑?
煽动分裂国家罪的司法解释有哪些?
遇到煽动分裂国家罪法律问题,如何咨询?

相关罪名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微信咨询


点击+微信好友:cnLaw110

专业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卢燕 律师
副主任 法学学士 执业16年
18951945636
刑事辩护律师
顾小东 律师
副主任 法学学士 
13851782449
刑事辩护律师
徐志勇 律师
双学士 执业23年
18168563608
刑事辩护律师
邱国开 律师
法学学士 执业14年
13052261268
刑事辩护律师
陈建青 律师
主任律师 执业24年
18567906376
刑事辩护律师
张逸 律师
副主任律师 
13016625942
刑事辩护律师
何律师 律师
副主任律师 法学硕士 执业13年
13052261268
刑事辩护律师
李乾溶 律师
主办律师 法学硕士 
18602573957

在线咨询
*事发地:
*手机号:

法律咨询
·有刑事案件二审在盐城中院,胡律师能接吗?
·请问重伤害9级伤残怎么判刑?赔偿要是执行不了怎么办?
·贵单位领导:我朋友因火灾事故,被判刑,现在贵单位服刑,我们想探视,请问如何申
·无证驾驶在门头沟被抓,是在门头沟看守所吗
·在漳州看守所转漳浦县看守所己经七个多月了怎么还不判刑是什么原因。
·我经济被骗,此人已经被抓了,是要等他被判决了再上诉,还是目前就可以上诉
·请问我朋友被人利用金钱诱惑以600元买银行卡信息作电信诈骗,我朋友在不知情的
·你好我被骗了400多微信收钱不发货还屏蔽了
·什么时候警察下拘捕令
·犯罪人能否带话出来请律师
·我想问一下,五天拘留在什么时间放
·网上被骗了四万,说还钱,过了三个月都没回复,微信号码都被拉黑了
·律师你好!我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我有四个女儿去年一个男的骗了我他是单身要娶我回
·前天原来跟我们一起合住的一个朋友趁我和我老公不在的时候把我们的手提电脑,一台
·本人从事玉石生意,2013年底经朋友推荐,认识一自称扬州高邮老板,从事主处拿
·我有个亲戚12月30日刑满出狱,家里准去接他需要准确位置和时间,请帮忙告知!
·宿迁城宇大厦小萌兔工艺品,骗子,骗人签合同,交押金
·是我老婆,我要她一只脚,能判刑我多少,其他的我不想说了,
·销售有x有害罪名咨询

相关机构
·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分局
·信宜市公安局
·博兴县看守所
·虞城县看守所
·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看守所
·安康市汉滨区看守所
·丹江口市看守所
·平和县拘留所


煽动分裂国家罪

收藏-转发-分享给朋友 | 侵权违法举报